彰化猫鼠面背后的文化
彰化市是座历史悠久的古迹城市,有许多美味小吃,包括肉圆、肉包等小吃都是饕客,不过有一些小吃名称却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,像是猫鼠面卖的面无关老鼠跟猫,一样卖肉包,店长直接把名字当店名。
位于彰化市陈陵路的猫鼠面,店长端出来的猫鼠三宝面,里面除了油面以及用鲜蛤汤、葱、蒜熬煮而成的汤之外,还有鸡卷、肉丸和虾丸,面里虽找不到猫肉跟老鼠肉,不过老店还是能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以及当地居民到店里来,吃一碗汤头特别的猫鼠面。
原来已有80多年历史的猫鼠面,代的创始者陈木荣因身材瘦小灵活,绰号叫做老鼠,而闽南语中的“老鼠”跟中文的“猫鼠”发言相近,因此被称为猫鼠面。
除了猫鼠面外,彰化市的肉包店家则直接以店长名字来命名,像是位于彰化市永乐商圈的肉包明,店名取自店长林耀明名字里一个字,而肉包明的肉包面皮不加发粉,采用面粉硬发,再用竹蒸笼蒸,味道。